以后,恰是春播的好季节,位于湖北宜昌枝江七星台镇沈家店村的一片尺度化农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铺展金色的绸缎。新翻的褐色垄沟在一年夜片金色中分外惹眼,循着延长的垄沟往上望去,是一辆正在功课的旋耕机,坐在旋耕机操纵室的是一个扎着高马尾、化着淡妆也难掩青涩的�女。23岁的许莉娜握着偏向盘,眼神凝视着这一年夜片地皮的同时告知记者:“我明天要把这100多亩田旋耕完,还要用无人机给旁边的油菜打药。”

“是00后,是女机手,是新农民,是率领老庶民们食粮丰产的‘田管家’。”这是未几前许莉娜在交际平台上宣布的案牍。她脚踩土壤,在科技加持下,灌溉着这片地皮。“他既是父亲也是徒弟”2023年,许莉娜结业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园林技巧专业,她曾实验过茶艺师跟文员的任务,但发明那些任务并不合适本人,“我坐不住。”她说。结业后一个再平凡不外的午后,成了许莉娜人生的一个主要转机点。那天,她告知怙恃∶“我要返来学农机,跟爸爸一同做农业。”她做这个决议并不是一时髦起,而是源于她的酷爱,源于她从小对农业的潜移默化。许莉娜的父亲刘华说:“她上年夜学的时间,放了假回家就常常自动帮我飞无人机。”刘华是一位有着20多年教训的“老农民”,自2004年起就开端承包地皮运营莳植,现在在多个村落承包了近2000亩地皮,并从事农机社会化效劳,家中领有收获机、收割机等20余台农机具。2023岁尾,许莉娜回抵家乡,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自动承当发迹里无人机跟收割机的操纵任务。“我开端不想让她干农业,由于我晓得这此中有多辛劳。但她既然曾经做好抉择,我就尽力支撑。”刘华说。初涉农业出产,她坦言心境缓和又庞杂,“刚开端操纵拖沓机时,四肢要和谐多个档位,缓和得浑身是汗。”但在父亲的领导下,她很快上手,“我的农机是我爸爸手把手教的,他既是我的爸爸也是我的徒弟。”

现在,许莉娜不只与这些农机实现了“人机合一”的默契,还为家里添置了1台无人机跟1台收割机。家里近2000亩农田莳植着小麦、油菜、水稻等作物,一样平常打药、施肥、田间治理都是许莉娜经由过程无人机等智能农机高效实现,完整不必父亲费心。“‘田管家’就得想措施把田管好”许莉娜给本人的身份定位是 “田管家”。她笑着说明:“我可不仅打理自家地步,还帮其余农户治理他们的田。” 刚实现100多亩地步的旋耕任务,许莉娜快马加鞭,敏捷搬出无人机,为后续给油菜打药做筹备。“现在,咱们的社会化效劳曾经拓展到荆州、宜都等地了。” 她语言间全是骄傲。